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普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高科技电子产品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它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20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7%。此外,因为过度沉溺于玩手机而导致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比例也快速上升。游戏成瘾、视听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等不同成瘾类型所导致的厌学、抑郁、躁狂等不良心理疾病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严峻。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手机不进校园、不进课堂。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目前,我们学校在每个班级都配了手机柜,现明确规定同学们不带手机入校,个别确需携带手机的学生,应由家长申请,学校审批。这些学生来校后,手机应交由班级负责人统一-管理, 放学后方可取回。这里特别强调下, 放学手机取回后, 大家在校园内不要使用,可以先放在口袋和书包里,走出校园后再使用。上学进校门时也一样,不要拿着手机边走边听音乐。目前,学校也尽快完善通讯设备,在校内设立公共IC电话,满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学科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学科作业。
学校和班级应加强教育引导。学校会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现在我就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科学绿色上网提出几点要求:
- 遵纪守法,引领新风。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涉黄、涉爆、煽动民族仇恨等内容的网站和信息,自觉抵制社交、直播等软件的不良诱感,不下载、不发布不良信息。自觉主动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主动引领新风尚。
(二)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科学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合理辅助学习、查阅资料、开拓眼界,自觉抵制利用于机照抄作业答案、考试作弊等行为,自觉抵制沉迷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等行为。在家与父母科学规划使用电子产品,自觉遵守与父母的约定,增强自制力。同时,不追求时髦,不攀比,不强迫家长购买昂贵手机。
(三)劳逸结合,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建议单次使用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 -40 分钟后,要休息远眺适度放松,休息10分钟左右。规范眼保健操,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好眼睛保健操,保护视力。保证充足睡眠,努力做到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同学们,当下,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味的。为了让青春铸就理想,创造未来,不留遗憾,现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同心协力,让指尖远离手机,让目光眷念书本,让思绪回归课堂,让青春洋溢校园。我们不做低头族,我们要做昂首挺胸的抬头族,我们要志存高远,修身报国,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成就未来美好的人生。
- 上一篇: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
- 下一篇:爱护环境,人人有责